- 手机:
- 18601298758
- 电话:
- 010-62700072
- 邮箱:
- 2087217266@qq.com
- 地址:
-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城大厦
为进一步宣传档案文化,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,今年以来,河北省衡水市档案馆以“让档案活起来、让文化热起来、让群众乐起来”为目标,创新推出特色“档案流动展厅”,将“纸档案”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、助力文化传承、丰富思政课堂的“活资源”。通过联合非遗传承人、民俗画家,联动中央党校驻村工作队、地方政府、学校、养老机构等多元主体,奉献了一场场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文化盛宴。
为打破传统档案展览的时空限制,市档案馆以“流动展厅”为载体,将精选的馆藏珍档送到田间地头、社区广场、校园课堂。展厅共设置红色档案、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以及纪念董仲舒书法作品、衡水非遗、衡水传统民俗画、衡水优质种质资源等6个板块,利用展板和展柜让照片、书法作品、种子及标本等档案“走出去”。现场还展出天安门广场国旗和非遗作品、手工艺品等实物档案150余件。同时,邀请非遗传承人表演技艺,并根据不同节点、主题和受众动态调整更新。
“流动展厅”不仅“活”,更重“融”——融入互动体验、融入生活场景、融入时代需求,以“档案修复互动”“非遗技艺体验”等形式,让观众用指尖触摸文化记忆,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档案魅力,让受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。
流动展之外,还打造特藏室固定展览,面向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,并选取贴近百姓生活、人民喜闻乐见的档案珍品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推送相关介绍,进一步扩大影响力。流动巡展与固定展厅、线下展览与线上推送相互配合、互为补充,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。
为充分展示衡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市档案馆以流动展为契机,精选馆藏珍品,深挖文化内涵。从明代县志中的民俗记载到近代衡水老白干酿酒工艺图谱,从衡水内画的百年传承档案到创新融合现代工艺的时尚琉璃簪花……这些“文化密码”通过主题化、故事化编排,串联成一部“看得见的衡水史诗”。
例如,在“元宵佳节春意浓,真情相伴夕阳红”活动中,衡水内画、硬木雕刻、木板年画、料胎画珐琅等丰富多样的展品逐一亮相。“神龙抬首百姓乐,档案下乡助振兴”巡展中,非遗与民俗表演轮番上阵,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,赢得了现场村民的阵阵掌声。“特色档案润童心,家国情怀育未来”活动中,孩子们在家风档案展览前驻足参观,感悟任弼时、钱学森、焦裕禄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故事。
流动展的终极目标是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。据统计,特色档案展厅已走进养老机构、乡村社区和大中小学等多家单位,惠及青少年和群众5000余人次。
此外,流动展厅不仅宣传了档案,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,还形成了以展览促征集进而丰富馆藏的良性循环。通过举办巡展,市档案馆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清查整理、查缺补漏,并借此开展专题档案征集,充实特色馆藏,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结构,提升馆藏档案品质。
问民哪得“乐”如许?为有档案“活水”来。市档案馆通过档案流动展厅探索出一条“档案+文化+民生”的创新发展路径。下一步,将继续以“活”字破题,让更多档案走出库房、走向大众、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上一条 : 山东青岛 出台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指南
下一条 : 浙江 深入实施档案馆“改革推进年”行动